盖百病皆生于六气,诸症莫逃乎四因。
伤寒症传变六经,必须熟认。
瘟疫病感冒四气,务要先明。
内伤脾胃者,辨有余与不足。
外感热病者,知夏热与春温。
卒中风因有四端,治分三中。
破伤风原有三种,治别三经。
中暑有动静之异。受湿有内外之分。
火有七说,痰有十因,气有九论,郁有六名。
疟犯暑风,更兼痰食。痢因湿热,及受积停。
呕吐者,胃气逆而不下。
泄泻者,脾气伤而不平。
霍乱,脾寒伤食所致。痞满,脾倦积湿而成。
呃逆者,胃气之不顺。咳嗽者,肺气之不清。
嗳气皆由于痰火。咽酸尽为乎食停。
中满臌胀者,脾虚不运。噎膈翻胃者,气食相凝。
喘急有虚有实。痉症有阴有阳。
五积六聚,总是气凝其痰血。五劳六极,皆是火烁乎天真。
吐血出于胃腑。衄血本乎肺经。
痰涎血,属于脾脏。咯唾血,属于肾经。牙宣者,阳明之热极。舌衄者,少阴之火生。
腹中窄狭,而痰火各别。胸中烦热,而虚实可分。
惊悸,痰迷恐惧所致。健忘,血少忧郁而成。
癫狂者,分心肝之热极。痫症者,寻痰火之重轻。
便浊有赤白之异。汗出有自盗之名。
九种心疼,痛在胃脘。七般疝气,病在厥阴。
胁痛有两边之别。头风有左右之分。
腰痛肾虚而或闪挫。腹痛寒气而或食停。
痿症不足与湿热。痹症寒湿与风乘。
四种遗精,心肾不能既济。五般黄疸,湿热熏蒸而成。
眩晕者无痰不作。消渴者无火不生。
不寐者,痰火旺而血少。多睡者,脾胃倦而神昏。
大便秘乃血液燥结。小便闭乃气滞不行。
痔疾、肠风湿热所致。发斑、瘾疹风热所成。
耳聋者肾虚之故。目疾者肝火之因。
齿疼乃胃热虫蛀、喉痹乃火动痰生。
鼻塞者肺气之不利。口疮者脾火之游行。
女人经水不调皆是气逆。妇人心烦潮热多是郁生。
带下沙淋由于湿热。崩漏下血为损任冲。
胎孕不安治有二理。产后发热原有七因。
【盖百病皆生于六气,诸症莫逃乎四因。】
【百病皆生于六气】
六气者,风、热、湿、火、燥、寒也。《原病式》云;“诸暴强直、支痛,緛戾、里急、筋缩,皆属于风。足厥阴风木乃肝胆之气也。
诸病喘、呕、吐酸、暴注、下迫、转筋、小便混浊、腹胀大鼓之如鼓、痈疽疡疹、瘤气结核、吐下霍乱、瞀郁、肿胀、鼻窒鼽衄、血溢、血泄、淋秘、身热恶寒、战栗、惊惑、悲笑谵妄、衄蔑血污,皆属于热。少阴君火乃真心小肠之气也。
诸痉强直、积饮、痞隔中满、霍乱吐下,体重胕肿肉如泥按之不起,皆属于湿。足太阴湿土乃脾胃之气也。
诸热瞀瘛、暴瘖、冒眛、躁扰、狂越、骂詈惊骇、胕肿疼酸、气逆冲上、禁栗、如丧神守、嚏、呕、疮疡、喉痹、耳鸣及聋、呕涌溢食不下、目眛不明、暴注、瞤瘛、暴病暴死,皆属于火。手少阳相火之热乃心包络三焦之气也。
诸涩枯涸、干劲皴揭,皆属于燥。手阳明燥金乃肺与大肠之气也。
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彻清冷、癥瘕、㿗疝、坚痞、腹满急痛、下利清白、食已不饥、吐利腥秽、屈伸不便厥逆禁固;皆属于寒。足太阳寒水乃肾与膀胱之气也。”
风有风寒、风热。风寒者,发散祛风,则风自解。风热者,疏散热郁,则风自平。热有虚热、实热、热郁。虚热者补之,实热者泄之,郁热者散之。湿有寒湿、风湿、湿热、湿气。寒湿者热药燥之,风湿者风药胜之,湿热者寒药清利之,湿气者气药通畅之。寒有内寒、外寒、虚寒。内寒者温中为急,外寒者发表为先,虚寒者壮阳兼固本。燥有热燥、寒燥、风燥。热燥者清热,寒燥者温经,风燥者祛风,亦必以养血润燥之药为君。
【诸症莫逃乎四因】
六气就是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。各种症状的产生都离不开四种原因:气,血,痰,食。外加寒、热、虚、实。
氣、血、食为营养物质,在寒、热、虚、实的转化下也成为病因,同时也可产生病理产物;独痰为病理产物,而氣、血、食营养物质,在寒、热、虚、实的转化下也成为病因,同时也可产生病理产物;而氣、血、食皆可成痰。
(氣滞→水停→水聚成痰)
(血瘀→氣滞→水停→水聚成痰)
(食积→成痰)
(氣、血、食、痰可互相转化影响。痰凝→食积→氣滞→血瘀。)
【伤寒症传变六经,必须熟认】
手足三阴三阳为六经:
手太阳小肠经 +足太阳膀胱经
手少阳三焦经 + 足少阳胆经
手阳明大肠经 + 足阳明胃经
手少阴心经 + 足少阴肾经
手厥阴心包经 + 足厥阴肝经
手太阴肺经 +足太阴脾经
霜降以后春分前,伤寒即病六经传,传过六经当自愈,请观素问不虚言。若然两感伤寒症,一日两经表里病,水浆不入不知人,六日之间当殒命。是故伤寒不服药,待过七日无差错;七日之中一剂差,变成坏症终耽搁。阳盛格阴须细察,阴盛格阳必须研。表里阴阳明的确,汗、温、吐、下用无偏。
伤寒病的传变规律是:太阳——>少阳——>阳明——>太阴——>少阴——>厥阴。病至厥阴是极其危重的生死关头。
认识六经传变,对治疗和预防都有现实意义。其辨认方法,正如论中所说:“伤寒一日,太阳受之,脉若静者为不传;颇欲吐,若躁烦,脉数急者,为传也”接着仲景又说:“伤寒二三日,阳明、少阳证不见者,为不传也。”他说明了分析传经与不传经,要从其脉证变化入手,而不是按六经顺序自然发展入手,更不是日传一经,以日而计传经为目的。
邪气传经的形式,归纳起来约有三种情况:
第一是一般传经:如太阳之邪或传阳明,或传少阳。
第二是表里传经:如太阳之邪,内传少阴;或少阳之邪,内传厥阴等。
第三是越经传太阳之邪,不传阳明、少阳而传于太阴等。
一般传经以外,若其人脏气不足而又有“直中”之说。直中,指病邪不经太阳、阳明、少阳而开始发病即见少阴证候,就叫做“直中”。这主要由于阳气虚衰,抗邪无力,邪气长驱直入而直接中脏,所以,它比以上的传经之病更为严重。
传经以外,还有“合病”与“并病”。合病与并病的情况,据丹波元坚说:“合病并病者,表里俱病是也。方其感邪,表里同时受病者,谓之合病。表先受病,后传于里,而表犹在者,谓之并病。合病则剧,并病则易,此合、并之略也”。以上丹波元坚的话,突出说明了“合病”与“并病”的各自特点。
由上述可见,凡两经、三经同时发病,不分先后次第的叫“合病”,合病多为原发。
合病共有四种:分为太阳阳明合病,太阳少阳合病,少阳阳明合病,三阳合病。
若一经之病未愈,继而另经之病又起,而有先后次第之分的叫“并病”,并病多为续发。
并病有两种:分为太阳阳明并病,太阳少阳并病。三阴经病虽无合病、并病之称,然确有其实际的内容,这里就不多谈了。
【瘟疫病感冒四气,务要先明】
丹溪曰:春应温而反寒,夏应热而反凉,秋应凉而反热,冬应寒而反温,此非其时而有其气。是以一岁之中,长幼之病皆相似者,名曰瘟疫病也。
春温、夏热、秋凉、冬寒,这是四时的正常气候,当气候反常,夏应热而反凉,冬应寒而反温,这叫四时不正之气。当天气反常之时,凡衣著起居,不能与气候相适应者,患病多相似。但无“沿门閤户”传染情况者,不能叫疫。疾者“皆相染易”,指传染流行的情况。
【内伤脾胃者,辨有余与不足】
东垣曰:“饮食不节则胃病,胃病则气短精神少。胃虚则火邪乘之而生大热,有时而显火上行,独燎其面。黄帝针经云‘面热者,足阳明病。”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……故亦从而病焉。形体劳役则脾病,病脾则怠惰嗜卧、四肢不收、大便泄泻。脾既病则胃不能独行津液,故亦从而病焉。大抵脾胃虚弱,阳气不能生长,是春夏之令不行,五藏之气不生。脾病则下流乘肾,土克水则骨乏无力,是为骨痿,令人骨髓空虚,足不能履地。是阴气重迭,此阴盛阳虚之症。”治宜升浮而助阳也。
【外感热病者,知夏热与春温】
伤寒与温热病的基本区别,在于有无内热潜伏。伤寒系单为寒邪所伤,邪自外而渐次及内。故初起恶寒重而发热轻,口皆不渴,绝无内热之象。治宜辛温解表,使邪从汗解而愈。温病系热邪潜伏;蕴蓄已久,每兼外感之诱因而发。初起即发热或微有恶寒,多数口渴,湿热并重者,口虽不渴,但思食凉物,甚则脉数舌绛,必有一派内热之象。治宜辛凉解表或辛凉透邪,大忌辛温之品。
【卒中风因有四端,治分三中】
《千金方》载中风大法有四:一日偏枯,谓半身不遂也;一日风痱,谓身无痛,四肢不收也;一曰风懿,谓奄忽不知人也;一曰风痹,类风状也。
《发明论》曰:中风之症,有中腑、中藏、中血脉之分。中腑者多着四肢,面如土色,脉浮而恶风寒,四肢拘急不仁,或中身之前,或中身之后,或中身之侧,皆曰中腑,其治多易。中藏者多滞九窍,或唇缓、失音、耳聋、鼻塞、目瞀④、大小便秘结,皆曰中藏,其治多难。中血脉者口眼歪斜。三者治各不同。
【破伤风原有三种,治别三经】
破伤风症,或跌打损伤,风乘隙而客之;或疮疡久不合口,风邪乘间而袭之;或用热汤淋洗、或用艾火灸之,其汤火之气,亦与风邪无异。其症寒热兼作,甚则口噤目斜,身体强直,死在旦夕甚可畏也。脉浮无力太阳也,汗之而愈。脉长有力阳明也,下之而愈。脉浮而弦小少阳也,和解之而愈。若传变入里,无法治矣。
【中暑有动静之异】
夏至日后,病热为暑。张洁古曰;动而得之为中暍,静而得之为中暑。东垣曰:日中劳役而得者谓之中暍,避暑于深堂而得者,谓之中暑。中暍之病,其因劳役于外,日光曝其皮肤,热气入于鼻窍,肺经受伤,其症身热头疼、洒然毛耸、微寒、口开齿燥、舌苔、烦渴,治宜人参石膏知母汤。其由安处家庭,行走闾巷,蓦然郁热熏蒸,口吸暑气,心包络受伤,其症烦渴自汗、面垢脉虚,或腹疼吐泻,或呕哕燥闷,重则昏不知人,治宜香薷饮。【按】:中暑、中暍、中热,名虽不同,实系一症。由于机体的差异,工作于烈日之下,活动过度,湿随汗去,无湿而多热;恣意纳凉,又不活动,湿邪为重,故治法不同。这就是张洁古所说的动而得之、静而得之的区别。香薷饮之用,应以暑症无汗或兼有外感者为宜,自汗者当考虑不用。读者应参考《湿病条辨》暑温伏暑等治法。
【受湿有内外之分】
丹溪曰:“六气之中,湿热为病,十居八九”。有外感而得之者;有内伤而得之者。有居处卑湿,或早行雾露,或冒雨,或涉水.或汗衣湿履.则湿从外感之者;或恣饮酒浆,过食生冷,则湿从内伤之者。又一说云:饮食人胃,无非湿也。脾土旺,则能运化水谷,上归于肺,下输膀腕,无湿气之可留也。脾弱不能运化水谷,亦谓之湿。治湿之法,古人惟以利水为主,亦不可执一,必当因其症而药也。湿气在于皮肤者,宜解表之药,如麻黄、桂枝、防己、苍术、白术之类,譬如六合阴晦,非雨不晴也。水湿积于肠胃,肚腹肿胀者,宜攻下之药,如大黄、甘遂、大戟、芫花.牵牛、槟榔之类,譬如水满沟渠,非导之不去也。寒湿在于肌肤筋骨之间,拘牵作痛,或麻痹不仁者,宜温经之药,如干姜、附子、丁香、肉桂之类,譬如太阳在于中天,则阴湿自干也。湿气在于脏腑肌肤之间,微而不甚者,宜健脾燥湿之药,如苍术.白术、厚朴、半夏、木香、桑皮之类,譬如些须之湿,以灰土浥之,则湿自干也。湿热在于小腹膀胱之间,或肿,或泻,或小便不通,宜用渗泄之药,如猪苓、泽泻、茯苓、滑石、茵陈、木通、葶苈、车前子、海金砂之类,譬如水溢沟浍,非疏通其窦,则不达也。湿气在于皮肤,宜用胜湿之药,如防风、羌活、独活之类,譬如清风荐爽,湿气自消也。